竹東社區大學 114年秋季班公民素養週【友善社會:聽見不一樣的聲音】詳細活動內容☀免費參加
日期:11/03 (一) ~ 11/09 (日)
日期:11/03 (一) ~ 11/09 (日)
室內講座地點:自強國中4樓演藝廳
同理‧友善‧共好——從理解他人開始的社會練習
在上學期,我們從「社會情緒學習」出發,一起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、理解同理的重要。而這一期,我們想更進一步——從不同的群體出發,看見社會的多樣樣貌。
「友善」不應該只是口號或設計,而是一種眼光與思維。
當我們願意放下偏見、打開耳朵聆聽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友善的氛圍便在我們之間慢慢生成。
竹東社區大學 114 秋季公民素養週,邀請您一同參與多元主題講座與行動分享,一起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共存共榮的社會想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🌼 11/03 (一) 19:00-21:00
善良、善解、善終-友善與接納協助更生人的社會復歸
講者|蕭同仁(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中區籌備分會主任)
有人出錯,是否就失去了重新開始的機會?
蕭同仁老師以多年陪伴更生人的經驗,分享他在「修復式正義」中的看見——那些曾被社會拒絕的人,其實也渴望被理解與信任。
老師將帶領大家從「善良」出發,試著以同理的眼光理解;再以「善解」放下偏見,看見他們努力的身影;最後走向「善終」,思考我們能如何成為社區裡支持他人的一份子。
或許,我們無法改變整個社會,但能從自己開始——學會少一點批評,多一份理解。
在這個夜晚,邀請您一起來傾聽、感受,也許從一次真誠的對話開始,我們就能讓世界多一點善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🚶♀️ 11/04 (二) 14:00–17:30【戶外場】
友善空間大調查:走出適合我們的路
帶領者|竹東社大團隊
***點擊這裡前往Beclass進行報名***
「友善空間」不只是無障礙坡道或電梯設施,更是一種讓每個人都能自在生活的態度。
這次,我們邀請您一起走出教室、走進竹東鎮,親身體驗不同身體條件下的出行感受──當我們是推著娃娃車的家長、行動緩慢的長輩、或手腳不便的朋友,這座小鎮的每一步,是否都一樣容易?
參與者將分組進行任務式走訪,實地觀察郵局、車站、市場、公園等公共空間的友善程度與貼心設計,並以照片與地圖標註完成「竹東友善空間地圖」。
這不只是調查,更是一場共感練習:當我們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,就能發現平時被忽略的細節,進而共同推動社區的韌性。
邀請您一起走一段不同的路,用輪椅丈量我們的城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🎭 11/04 (二) 19:00–21:00
尋洄——一趟回家的旅程
演出單位|新竹市活力滿分社區復健中心、巫婆戲劇魔法故事屋-巫素琪老師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「回家的路」——那是一段尋找安定、被理解、被接納的旅程。
《尋洄》由精神復健中心的成員親自登台演出,透過「一人一故事劇場」,訴說他們與精神疾病共處的生命歷程。這些故事真實、勇敢,也讓我們重新思考「正常」與「不一樣」之間的距離。
劇場不只是表演的舞台,更是一個彼此傾聽與修復的場域。
邀請您走進劇場,一同聆聽這趟回家的旅程——理解每一個不同的靈魂,同時也看見不一樣的自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🏠 11/05 (三) 19:00–21:00
如果家不在了:理解無家者的生命故事
講者|羅靖茹老師 (社團法人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)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「家」——那是安全、溫暖、被理解的所在。然而,對街頭的無家者而言,「家」可能只是回憶,或一個遙不可及的夢。
在新聞報導中,當不幸事件發生時,我們常看到媒體用「遊民」作為聳動標籤,讓他們與危險、懶惰、髒亂畫上等號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
本場講座邀請您透過生命故事,走進無家者的日常生活與真實處境。
如果可以選擇,為什麼他們會流浪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🎤 11/06 (四) 19:00–21:00
被時代洪流衝毀的人生:鄒族女歌星派娜娜(高菊花)的故事
講者|黃國超老師 (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)
每個時代都有被洪流沖刷的人生。派娜娜(高菊花)是鄒族的女歌星,她的生命與藝術,映照出臺灣原住民在白色恐怖時期所承受的歷史傷痕與文化壓力。
本場講座將透過紀錄片與歷史介紹,引領我們了解戒嚴年代的國家暴力如何影響原住民生活,也讓大家認識族群轉型正義的必要與挑戰。黃國超老師將帶領討論,從個人故事延伸到社會結構與人權議題,幫助我們理解公平、尊重與文化認同的重要性。
這不只是歷史回顧,更是一種對人性與社會正義的思考。透過聆聽與討論,我們能更深刻體會歷史留下的教訓,也更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🌱 11/07 (四) 19:00–21:00
農場裡的綠社工—落實友善社會的可能
帶領者|屠崇軒老師(思凡社會性農業發展企業社 負責人)
當我們談到「農業」,多半想到的是糧食生產;
當我們談到「社會工作」,常聯想到輔導與關懷。
那麼,當這兩個看似不同的領域相遇,會激盪出什麼樣的新可能?
屠崇軒老師以「綠社工(Green Social Work)」理念為核心,以大溪思凡社會性農場為基地,透過農作勞動支持弱勢就業、推動友善產業鏈,並促進社區互助。讓土地成為支持生命、實踐社會正義與環境永續的橋樑。
這場講座不只是理念分享,更是行動啟發。透過聆聽與討論,我們可以找到屬於自己、也能影響社區的小行動,將「友善社會」從概念落實到生活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🍲 11/09 (日) 10:30–13:30【室內場二】
神山旁的你和我—多元文化交流餐會
竹東社區不只是我們的家,也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度的朋友,他們的生活與文化往往不被看見。這次活動邀請在地居民與竹科來自世界各地工程師們一起用「家鄉菜」交流故事與香氣。透過食物賓果遊戲,每道菜背後都有一個故事,參與者邊尋找菜的主人簽名、邊分享文化,增進彼此理解。
餐桌之外,我們將圍成故事圈,一句一句分享「今天我學到/感受到的文化是……」,看見彼此生活中的溫度與差異,體驗多元文化共融的美好。
這場活動不只是吃飯,更是一次跨文化的品味之旅:當我們願意傾聽與了解,社區的每個角落都能成為友善空間,讓我們彼此更靠近,也為生活增添更多溫暖與可能。
請自備環保餐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★參加四場者,可憑學習券於115春季班報名時,折抵學分費100元;參加五場者,可折抵學分費200元
★現場參與問答有機會獲得小禮物
留言
張貼留言